为了追求所谓的“纯天然、好口感”,不少市民经常到一些店铺购买人工灌装的山泉水,或是到野外取用山泉水。但是这些山泉水究竟符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或要求?
近期,武江区市场监管局为切实加强武江区“人工灌装水”市场的监督管理,排查“人工灌装水”潜在的安全隐患,促进“人工灌装水”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发展,在辖区内抽取了20个“人工灌装水”销售点进行风险监测
一、风险监测总体情况
在武江辖区销售的“人工灌装水”多来源于乳源必背山、龙归多田及始兴等地的农村地区,本次监测标准参考《GB 5749-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,监测项目为:pH、铁、锰、铜、锌、氯化物、硫酸盐、溶解性总固体、总硬度、耗氧量、挥发酚类、砷、镉、六价铬、铅、汞、氟化物、硝酸盐、菌落总数、总大肠菌群等。检验结果显示,本次共计抽取样品20份,全部微生物项目不符合《GB 5749-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的标准要求,其它项目均合格。其中菌落总数样品6批不合格,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合格的样品14批。
从此次风险监测结果总体来看,本次监测的“人工灌装水”整体合格率不高,全部表现为微生物超标(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),如果直接饮用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。本次监测菌落总数超标较突出,全部不符合。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容易引发肠道疾病,可能引起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危害人体健康安全。“人工灌装水”从水源取水到销售给消费者,中间环节较多:水源、取水车、储水罐、出水管道、消费者自备的容器,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受微生物污染风险。其次是总大肠菌群超标,共14批次。水样中大肠菌群数的含量往往预示水质受到粪便污染,“人工灌装水”水源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,容易受山林里的动物粪便、植物和土壤等污染。大肠菌群超标会引起肠胃不适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超标可能会引发肠道传染病。
二、消费安全建议
1.建议市民饮用煮沸的开水。从监测结果看,重金属项目均合格,不合格项目是微生物。在日常生活中,水煮沸是方便快捷的消毒方式,总大肠菌群在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中较为常见,因此提倡喝开水以降低和减少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。受污染的水源、运输车辆、储存容器、出水管道、消费者自备容器存在细菌污染,没有控制和净化或不够彻底等都会造成细菌繁殖生长,特别是夏季天热,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。为彻底杜绝“人工灌装水”中微生物危害,建议市民在使用“人工灌装水”前应当将水烧开后再饮用,大多数细菌会在100℃高温下被杀灭。
2.应当对储水设备、饮水设备定期清洗消毒。储水设备、饮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接触空气,空气夹带的灰尘、大肠杆菌、霉菌等多种细菌也随之附着在设备内部,此后细菌会在设备内不断繁殖,因此建议定期清洗储水设备和饮水设备,一般情况下,要求一个月清洗消毒一次,饮水量大的至少半个月要清洗消毒一次。
3.建议市民多元化选择饮用水,不应长期饮用同一种类型的水,首选正规企业生产的桶装水。